415.第415章 雪夜访普终极魔改版-《越沧海》


    第(2/3)页

    赵普默默把冯道所言都记了下来,随后便告辞离去了。看着赵普离去,冯道的目光逐渐收束成了一线,随后才徐徐叹息了一口,起身回到书房,拉了一下书案后的一个铜铃,听到动静后,对着黑暗处轻声说道:“今夜,陛下必去赵普府邸。”

    “多谢冯相指点。”

    ……

    约莫一周多之前,赵光义和吴越人外交谈判结束后回到汴京,吴越人便派了通儒院大学士、做了多年吴越外交家的林克己作为送使,带着这一年本该进贡给赵宋的岁币,到汴京回访。

    林克己在汴京盘桓了数日,已然在赵宋商议国号之前一天告辞离去了。不过吴越使团中也有个别副官在汴京染病,不利于行,林克己的行程又不好耽误,便留下些服侍的从人一起,让他们病好后缓缓而归。这件事情,赵匡胤也是知道的,也无所谓——外国使团中有人来汴京后水土不服,生病了不能随队一起回去,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了。

    赵普从冯道那里套了台词回到府中后,便开始揣摩复习着说辞。一边让自己夫人好生准备晚膳,把陛下最爱吃的鹿肉脯炖上一整爿。

    赵匡胤起身贫寒,不事奢侈,平素餐饮也都不脱当年为将时的豪气。原本在宫中日常就炖些羊肉作为主菜;鹿肉倒不是不爱吃,而是弄不多,不愿意费这个事儿去奢侈。如今淮南平定、道路安宁,宋朝与吴越的贡使恢复后,吴越人大量进贡的“台湾鹿脯”才逐渐占据了北宋的宫廷饮食。

    最好的鹿肉出产,有三个环境要素:低纬度、高海拔,高湿度差对流。说通俗一些,也就是好的鹿肉不能在太暖和的地方生长,要冷一些,只是这个冷不能靠地域偏北来实现,要靠热带高山环境和干湿对流明显的地方来实现。这个“冷”得是难得的“湿冷”而不是“干冷”,那样的鹿肌肉血脉所能抗拒的风湿寒邪才纯正,最是难得。因此自古以来,在东亚地区,最极品的鹿肉便只有台湾的好,日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在台湾首次开设殖民点的时候,别的生意都还没得做,就只是找高山族土人买卖鹿肉鹿皮。

    吴越人精选进贡的鹿肉慢慢地炖着,火候快到的时候再加上吴越人此番一同进贡的少数去了籽的神秘红色佐料“辣椒”一滚——这种佐料也是宫中太医和御厨都试过的,绝无毒性,只是辛辣去寒的效果远在茱萸和其他中土香辣料之上——那股让神仙都站不稳的香气,便在赵普的府邸中弥散开来了。

    赵普洗了一下鼻翼,把此前自己誊写的说辞草稿收好,估摸着陛下如果今夜信步而来,应该也到了点儿了。赵匡胤有过多次到赵普家中蹭饭的先例,虽然不一定每次都是饭前来;但是赵普只要断定今夜赵匡胤要来,就肯定不敢自己先吃晚饭,每次都要故作“哎呀,陛下来的好巧,臣刚好准备用晚膳呢”的样子。

    眼看到了申时末刻,天色半暗,府门外突然有人来访,赵普也不等旁人通报,匆忙赶去亲自开门,暗暗心说:“定然是陛下来了!”

    很可惜,猜错了,门口站着一个二十来岁的书生,面向俊俏,身量不高,却是明显的南方人气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