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实际上,只是流量时代的汹涌浪潮打来后,互联网的孤岛效应被进一步催化,大V们越来越难以引导网友的看法,因为网友们会越来越容易找到与自己有共同价值观的群体,聚集在一起。 听惯了周结轮快歌的觉得《有嘻哈》里的说唱很搞笑。 但更年轻的上网群体,她们在学校就更喜欢表现自己,本身就觉得勇敢表达自己很有魅力。 Rapper们有什么说什么,敢于怼评委,也会苦求评委再给一次机会,刚在后采放完大话转眼就发挥失常被打脸,鼓足勇气、努力表现、失误懊悔或伤心流泪…… 她们会觉得这档综艺真的很real。 嘻哈范儿本身在中学生心中就很有吸引力,这档节目里,还有了一个以这款类型天花板亮相的许幸。 全网喷——越喷看得越多说很好看的越多——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随她们自嗨狂欢吧! 在节目第二期开始前,网上关于《有嘻哈》的舆论,就这样光速进行了几轮迭代。 以至于第二期开播当晚,微博榜首的话题广场上,一眼看过去,吹许幸好帅的还是最多,剩下的基本都在讨论选手的表现,以及一些流传出来的淘汰消息。 喷节目难看的,几乎完全消失不见。 偶尔有看到说看了第二期,还是get不到好看的点儿时,评论区都在劝“那就别勉强自己了”。 还有的说“调整了姿势,当成《喜剧大赛》看,果然感觉很有趣![狗头]” 努力蹭上热度。 也是在第二期开播当晚,豆瓣八组开了个贴子—— 【《有嘻哈》算不算硬生生被许幸扭转了风向的一档综艺?】 [如果不是杏鲍菇们在全网持之以恒的洗地,吹她们所谓的特点,现在微博上应该还都是吐槽吧。 一档音综音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她们竟然在吹搞笑和real。 还有各大媒体蹭许幸的热度,强行帮忙一起吹。 现在节目的观众们自得其乐起来了。] “她们吹她们的吧,4.9的评分说明豆瓣和我的品味都没出问题。” ——“网上的妖魔鬼怪越来越多了。” “我最近观察发现,在许幸身上赚不到钱的职粉们,最近都在押宝《有嘻哈》。PG1的超话签到都被买水到1w了。” “让杏鲍菇们吹吧,许幸九连冠后的第一波影响力就消耗在了这种垃圾综艺上,等九连冠的光环被祛魅,看她们还怎么吹。[呵呵]” ——“许幸再发一首歌不就能吹了?[疑惑]” “那群中专混混们感谢许幸赏饭给他们吃吧,没许幸,他们一辈子吃饭点不起四个菜。[呵呵]” 第(3/3)页